近日,苹果方面率先开启了Vision Pro在美国市场的预售活动,据了解开卖2小时后的发货日期就已延至3月,部分订单甚至要到4月份。同时有消息显示,目前已有约230个visionOS原生应用做好了准备,在2月 2日Vision Pro正式上市后,这个数字可能会进一步上升,但幅度预计不会太大。据悉,这些原生应用中包括了微软的Office三件套、Teams、Zoom 等生产力软件,并且Vision Pro还能以兼容模式运行100多万个iPad应用。
如今在消费电子产品中,苹果的新品通常总是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,尤其全新的产品更是不仅被视作技术革新的标杆,由于上市初期供不应求,还会被 " 黄牛 " 视为有极高利润的 " 理财产品 "。显然,刚刚在美国开启预购的Vision Pro这次也被盯上,目前其在部分渠道的价格已经极为夸张。然而对于普通用户、特别是国内消费者来说,现在购买Vision Pro不仅为时过早,更会面临着诸多的限制。
近日苹果方面已明确表示,Vision Pro在非美国使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,包括某些应用可能仅限当地用户使用,要求必须将使用区域设置为美国,并使用美区Apple ID来登录App Store等。
所以目前对于国内用户来说,跨区购买Vision Pro的价值可能就仅限于相应的开发者了。毕竟作为苹果的全新产品线,在其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移动计算终端的情况下,提前Vision Pro对于开发相关应用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。但对于非美国的普通消费者而言,现阶段购买Vision Pro则还为时尚早。
据相关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美国的VR、AR 硬件市场规模同比下降40%,仅有6.6亿美元的营收,虽然有机构预估Vision Pro的首年出货量或将达到30-40万部,或将为苹果带来超过14亿美元的收入,但其中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少。
目前,这个市场的成长性无疑是其中的一个方面。按调研机构预估的数据,就等同于将现有市场规模扩大了近2.5倍,但来自Meta的统计数据表明,如此大幅的增长实现难度极高。例如Meta此前在2022年经过巨额投入后,其VR业务的收入也仅仅只增长了3%,达14.3亿美元,而在2023年,其VR业务包含软硬件的收入大幅缩水40%,仅有8.3亿美元。
另一方面的挑战,则来自于Vision Pro的冷启动速度。在初代iPhone发售首年,虽然其只为苹果方面带来了10亿美元收入,但次年就快速增长至52亿美元,后续更是达到了186亿美元,增速可谓是极为可观。但在Vision Pro这一产品上上,类似iPhone这样的冷启动速度大概率将很难复现。而且相对于苹果如今每年近4000亿美元的营收来说,即便是按照最为乐观的预期,Vision Pro第一年超过14亿美元的收入所占份额也并不高。
从已经曝光的相关信息来看,Vision Pro目前或将主要从影像拍摄、回看,娱乐,以及生产力三个方向来完善应用生态。其中在3D影像拍摄、回看方面,苹果已经在最新的iOS中为iPhone新增了空间视频拍摄能力,使得Vision Pro可用于直接回看空间视频。但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,为这一项功能投资至少3500美元,似乎显得有些过于 " 奢侈 "。
同样的问题在影视娱乐方面也同样存在,此前苹果方面曾透露Vision Pro可使用Apple TV+、Disney+、HBO Max 等主流视频流媒体平台,但现阶段包括Netflix、YouTube、Spotify等平台,暂时还没有明确将推出原生应用,甚至有传言称Netflix或将不允许Vision Pro以兼容模式运行其iPad应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Vision Pro目前似乎并没有太多关于游戏的相关信息出现。虽然此前曾有传言称,苹果方面有要求游戏开发者提供对于手柄的支持,但直至现在还没有更多消息传出。
此次,生产力这一方向极有可能将会是影响Vision Pro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,除了预装包括 Keynote、Safari在内的自家应用外,诸如微软Office、Teams等原生应用也使得其颇受关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生产力并不是简单适配一些原生应用就万事大吉,而是相关应用能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,并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。
所以从目已经曝光的信息来看,现阶段Vision Pro并不缺乏应用,虽然原生应用的数量暂时还不多,但能够兼容海量的iPad应用,也使得其起步阶段就能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而对于苹果及开发者来说,当下Vision Pro面临的最大问题,是还没能找到足以引爆这个市场的 " 开关 ",以及对用户产生更高粘性的杀手级应用,而这毫无疑问将是其后续市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。
所以总体来看,虽然目前Vision Pro正式上市的时间已经不远,但其软件生态显然还需要后续的更多工作来不断完善,找到、并解决用户痛点。而对于首批用户、特别是非美国的消费者而言,即便不考虑Vision Pro的价格门槛,现阶段保持观望或许更合适。